hello大家好,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,王阳明的真正传承(王阳明家族六代人)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(相关资料图)
资料来源:《王阳明全集》全文约4800字
在我们的历史里,读书一直是多数人逆天改命的必由之路,但书籍作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,从孔子的时代就一直稀缺。
到了王阳明生活的大明朝,情形依然如故。
王阳明创立心学,建功封侯,“以道德之事功,为三百年一人”。王阳明成功的背后,是余姚王氏家族面对教育困境,怀揣家族复兴梦想,历时六代人、长达150年的奋斗史。
生活在永乐年间的胡俨,把王阳明家族谱系追溯到了东晋王羲之。
王家人是不是王羲之后裔,其事难考。胡俨的说法,应该是来自王家人的自述。身为琅琊王氏后裔,也许是王阳明家族奋斗不止的源动力。
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风情小镇陈溪乡阳明家族故居
元末战乱,王纲奉母迁居到今天绍兴诸暨的五泄山。
王纲传记《王性常先生传》的作者张壹民,说王纲“以文学著名”。在大明儒生的语境里,“以文学著名”更像一句客套话,受过教育,能读能写,勉强算个文化人,有文化知识,没学术研究能力。
张壹民说的应是事实。从《王性常先生传》看,生逢乱世的王纲,又迁居山里,能拥有的书籍有限,很可能连本《周易》教材或教辅都没有。元代科举考试大纲里没有《周易》,王家也不需要收藏《周易》,还费劲搬进山里。
张壹民记载,王纲会占卜,手艺学自道士赵缘督。赵缘督夜里投宿在王纲家,和王纲相谈甚欢,“因授之筮法”。赵老师教的是木筮法、草筮法、竹筮法,还是蓍筮,张壹民没说。但是,张壹民把这个故事写进王纲传记,可能是在暗示两条信息。
其一,王纲的家境不富裕,所以学筮法占卜养家糊口。
其二,王纲的自有书籍里没有《周易》。古人学易,大概率会自学占卜,不会像王纲这样学习筮法这种易学偏门工夫。
王纲没有家藏《周易》教材,到了大明就成了必须弥补的缺陷。大明把《周易》列入了科举考试大纲。
所幸的是,明初朱元璋急需充实公务员队伍,大力征召读书人。
洪武四年,王纲经刘伯温推荐,以70岁高龄出仕,任朱元璋的兵部郎中,后提拔成广东参议,负责督办平潮的军粮。结果,王纲在任上遭海寇绑架,被杀殉职。
70岁的王纲,从诸暨跑到南京,又带着儿子跑到潮州,为家族未来奉献了人生的夕晖。
王纲被杀时,16岁的王彦达就在他身边。
16岁的少年,遭遇绑架、目睹父亲被杀,人生观都碎了。朝廷为表彰王纲因公殉职,要给王纲安排工作,创伤后遗症患者王纲坚决不去!胡俨说王彦达“痛父之死,终身不仕”。
这位受伤的少年,临终“悉取其先世所遗书”交给了自己的儿子王与准。有趣的是,王彦达的遗言是,“但毋废先业而已,不以仕进望尔也”。
把祖祖辈辈的书交给儿子,嘱咐要好好读书,却说不指望儿子考官做。王家藏书是农林牧副渔技术大全吗?怎么看,都有点违心。
王与准显然是明白父亲王彦达真实意思,“闭门力学,尽读所遗书”。
大明公务员考试的题库是四书五经,王家的藏书不能覆盖考试范围。王与准从绍兴诸暨跑到宁波市西南的四明山,跟一位赵老师学习《周易》。王与准补齐家藏书库的短板,努力积累王家的教育资源,“精究《礼》、《易》,著《易微》数千言”,为后代留下了《周易》教辅。
可能是因大明洪武一朝对书生太苛刻,也可能是因祖父因公殉职的教训殷鉴不远,集齐了题库的王与准以足疾为由拒绝朝廷的征召,把机会给了儿子王杰。由此,王杰进入县学学习,拿到了大明仕途的参赛资格。
但联系胡俨撰写的《遁石先生传》的一个细节,王与准的行为就耐人寻味。
王与准继承了祖父的筮法手艺,在家占卜得到“大有之震”卦。“大有之震”是先秦的占卜术语,秦汉以后就没人用了。所谓“大有之震”是大有卦九二爻变成震卦六二爻、九三爻变成六三爻。我读《春秋左传注》留意过春秋占卜内容,没看到过“大有之震”,不敢妄猜。这卦的具体意思,还是听王与准的。
王与准对儿子王杰这么解释“大有之震”:“吾先世盛极而衰,今衰极当复矣。然必吾后再世而始兴乎?兴必盛且久”。也就是说,王与准认为家族的兴盛与自己无缘,卦象会应验在后代身上。
王云准让儿子代替自己服从朝廷征召的行为,更像是深谋远虑的策略选择。
王与准的这次占卜,在杨一清为王与准的孙子王华撰写的《海日先生墓志铭》中,“大有之震”变成了“震之大有”,震卦的六二爻变成大有卦的九二爻、六三爻变成九三爻;王与准的解读也变成了简单的一句“:吾后再世其兴,兴其久乎?”
无论事实如何,王与准殷切期望家族复兴,是无疑的。
也许是被王与准的“大有之震”提振了心气,王杰自号“槐里子”。
王家门前确实有三棵槐树。槐树不知是哪位王先生种的,但三棵槐树的意思很明确。《周礼》记载“面三槐,三公位焉”,三公朝见天子时是面对三棵槐树站着的。王家人志存高远,“槐里子”的用心昭然若揭。
王杰幼时聪颖,十四岁就“尽通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及宋诸大儒之说”。王家集齐的大明题库,看起来要发威了。
但是,王杰有点任性。
王杰去考试,看到“众皆散发袒衣”接受防作弊检查,觉得有辱斯文,“吾宁曳履衡门矣”,弃考了。
任性一时爽,后果很严重。
后来,县令推荐他去国子监读本科,结果赶上王与准去世,没去成。
等再有去国子监读书的第二次机会,王杰家里已经“饔飧不继”,有上顿没下顿,只好“躬耕受徒,以养其母”。心比天高但还没脱贫的王杰,无奈放弃求学仕进。
母亲临终,给王杰留下遗言,“尔贫日益甚,吾死,尔必仕。毋忘吾言”。家里越来越穷,想致富,必须得去当官。
第二年,王杰就去国子监读书了。校长陈敬宗很看重他,向朝廷推荐王杰。
可惜,王杰命不好,还没等到朝廷批复,挂了。
王杰曾经写下的《易说》《春秋说》和《周礼考正》被国子监的同学拿走了,留给几卷《槐里杂稿》。王家的自有教育资源没有在王杰手上变得更厚实。
王家人的奋斗路,碰壁了。
王杰早逝,王伦继承的家业是“环堵萧然,所遗惟书史数箧”,还有祖传座右铭“大有之震”和三棵老槐树。
魏瀚撰写的《竹轩先生传》说,王伦“每启箧,辄挥涕曰:此吾先世之所殖也。我后人不殖,则将落矣”。王伦以延续家族教育资源优势为己任,“穷年口诵心惟,于书无所不读,而尤好观《仪礼》、《左氏传》、司马迁《史记》”。(大明人用《史》称呼《史记》)
勤于读书的王伦,选择先改变“环堵萧然”的家境。四代人积蓄的知识储备,在王伦身上发挥了作用,“甫冠,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”,王伦刚成年就开始挣钱养家了。
王伦的工作业绩突出,“凡及门经指授者,德业率多可观”。生活条件也随之改善,“所居轩外环植之”,“每风月清朗,则焚香操弄数曲。弄罢,复歌以诗词,而使子弟和之”,开起了大明中产阶级家庭趴体。
王伦忙着家庭经济建设的同时,不忘继续积攒传家教辅,“著有《竹轩稿》及《江湖杂稿》若干卷,藏于家”。
王伦一生没有参加科举。但他隐忍的内心,王伦的老婆孟氏很了解。“孟淑人梦其姑抱绯衣玉带一童子授之曰:妇事吾孝,孙妇亦事汝孝。吾与若祖丐于上帝,以此孙畀汝,世世荣华无替”。
王伦的两个儿子,老大叫王荣、老二叫王华。
王伦把家族荣华押宝在了两个儿子身上。也许是在王伦看来,家庭条件改善了,教育资源积累了五代人,该“震之大有”了,离荣华不远了。
事实上,王家马上就又“大有”又“震”了。
王阳明家族的传奇,由王华拉开大幕。
王华,晚年号海日先生
王伦打下的经济基础,给了王华更多的学习机会。
王华不用像祖父一样“躬耕”,但和祖父一样努力。王华从浙江余姚跑到一千多公里外的祁阳,给浙江左布政使宁良做了三年家庭私教。让王华坚持三年的,不是王伦必须接受的金钱诱惑,而是宁家的祁阳梅庄别墅中“积书数千卷”。《海日先生墓志铭》说,王华“昼夜讽诵其间,不入城市者三年”,“祁俗好妓饮,先生峻绝之”,可谓苦心孤诣。
王华在梅庄,做过一个梦,“一夕梦迎春,归其家,前后鼓吹幡节,中导白土牛,其后一人舆以从,则方伯杜公谦也”。王华觉得,梦见白土牛不吉利。他的宁家学生却认为是好兆头,梦中景象是京兆尹杜谦这位北京最高长官送状元郎王华归乡。
宁家这个娃解梦的路数,我懒得了解。但王华的梦,我觉得更像是王华的自我期待。支撑王华苦读的,是王云准的“大有之震”。三年苦读后,王华开始期待王家“震之大有”。
天道酬勤,王华在第二年真的状元及第,完成了家族的阶层跃迁。
王华的仕途平顺,先任翰林院修撰辅导明孝宗朱祐樘读书,后给明武宗朱厚照当老师,一路升迁到副部级的礼部右侍郎。
王家的“大有”梦开始实现了。
王伦苦心经营,王华状元及第,给了王阳明宽阔的人生舞台。
11岁的王阳明,随王华寓居大明一线城市北京。有个状元爹,王阳明的志气满满。《王阳明年谱》记载,王阳明“尝问塾师曰:何为第一等事?塾师曰:惟读书登第耳。先生疑曰: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,或读书学圣贤耳。”老子读书是为了状元及第,儿子读书要学做圣人。百尺竿头翻个筋斗云。
王华创造的条件,王阳明没有浪费。
15岁的王阳明,“出游居庸三关,即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。询诸夷种落,悉闻备御策;逐胡儿骑射,胡人不敢犯”。后来,王阳明还学过兵法,学过道,学过佛。没办法,状元家的孩子,上得起兴趣班。
17岁的王阳明,去洪都成婚,返程途中去广信拜访了理学大家娄谅,请教“宋儒格物之学”。娄谅鼓励他“圣人必可学而至”。小伙子加油!
但王阳明有点用力过猛,“遍求考亭(朱熹)遗书读之”,在王华官署机械地“格”起来竹子,“沉思其理不得,遂遇疾”,为未来“龙场悟道”埋下伏笔。
28岁的王阳明,参加会试,赐二甲进士出身第七人。没王华考得好,但工作分配很好,“观政工部”。当年秋天,“钦差督造威宁伯王越坟”,“威宁家以金帛谢,不受,乃出威宁所佩宝剑为赠”。工部实习生,捞到的是肥差。
29岁,王阳明“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”。
30岁,王阳明“奉命审录江北”,“录囚多所平反”(《王阳明年谱》没说细节,有没有猫腻就不知道了)。
33岁,王阳明主持乡试,调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,开始收门人、收弟子,做讲座、办辅导班。
正德元年,王阳明上书得罪刘瑾,“下诏狱”,后改成打屁股,“廷杖四十”,贬去了贵州龙场驿当负责人。得罪了刘瑾,能死罪改活罪,王华应该没少辛苦。
这位礼部右侍郎的儿子,可能不想受活罪。王阳明坐商船去游舟山,结果被大风一夜吹到福建(坐商船有点逃跑的嫌疑,但《王阳明年谱》说是风吹的,我只能说大风又大又巧)。
王阳明担心父亲受连累,就拿出祖传筮法手艺,占得“明夷”卦。卦里都说坏事将要变好事了,王阳明放心大胆地从武夷山赶了回来,顺道去南京看望被明升暗降为南京礼部尚书的父亲。王阳明前前后后磨磨蹭蹭了一年,期间还没耽误讲学。
正德三年春,王阳明到了贵州龙场驿,不久提出“知行合一”,阳明心学由此而起。
正德四年九月,升庐陵县知县。此后用了刚好七年时间,在正德十一年九月,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、巡抚南、赣、汀、漳等处,一顿输出猛如虎。
正德十四年 初 ,阳明以剿平南 、赣等匪患的赫赫战功 ,钦承荫子一人 ,世袭锦衣卫百户 。
正德十六年岁末 ,王阳明因江西剿平宁王朱宸濠叛乱有功 ,被起初尚对阳明抱有好感的明世宗封为新建伯 ,“岁支禄米壹千石 ,三代并妻 ,一体追封 ,给与诰卷 ,子孙世世承袭”。
王家的“大有”,更大了。
王阳明故居
08 王家的“大有之震”了
朱厚熜的命令传来,王华在高兴之余,恢复了清醒,发出了“然盛者衰之始 ,福者祸之基 ,虽以为幸 ,又以为惧也”的悲叹 。不知道,王华的心理是不是想到了“大有之震”。
事实证明,王华并不是瞎担心。
王阳明在总督两广平定完思、田叛乱后,病重,无奈弃官归乡,病逝归途,享年57岁。
王阳明去世后,政敌桂萼攻击他擅离职守、“事不师古,言不称师”、“号召门徒,互相唱合”。总之,不听朝廷话,还拉帮结派意图搞乱大明意识形态。
桂萼提议,应该剥夺爵位,禁绝心学。明世宗朱厚熜还算厚道,意识形态不能乱,钦定心学为伪学,严令禁止;功劳还是有的,不予追削爵位,只不准世袭。
可惜的是,王阳明身体不好。十七岁的大喜事之日,“偶闲行入铁柱宫”,遇到一位道士,“因闻养生之道,遂相与对坐忘归”,第二天早上才回岳父家。王阳明一直没有子嗣,只好过继来一个儿子王正宗。但到了55岁,王阳明又老来得子王正聪。这埋下了家族纷争的隐患。
更糟的是,王阳明病逝时,留下“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”的遗言,却没留下遗嘱。王阳明尸骨未寒,18岁的王正宗和两岁的王正聪身后站满了人,遗产争夺战打得不可开交,难断的家务事乱成了麻。
王阳明家族六代人,完成了“震之大有”,实现了家族的“大有”梦。
王阳明身后事乱如麻,又应了“大有之震”。阳明心学也后继无人,只留下事功供人艳羡;王正聪寂寂无名,王阳明后人再没人重现家族的“震之大有”。
王家持续七代、长达150年的努力,终究还是画了一个不圆的圈。
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呢。
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标签: